分類目錄
09/16【華夏智慧的知與行】管理論壇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綿延至今數千年,形成一套獨特的文化體系,自古即影響著東亞、東南亞一帶的文明發展。但自近代受到西方文化強烈衝擊之後,東西文化在華人世界呈現了一股拉鋸之勢,有強力捍衛傳統的衛道人士,也有主張全盤西化的激烈呼聲,百年來曾掀起數波論戰,雙方透過尖銳的言詞交鋒,但真理卻未必越辯越明。

 

事實上,沒有一種文化絕對優越,也沒有一種文化一無可取。在資訊流通迅速的今天,當東方遇見西方,我們應該做的是由內而外,由外而內,融合東西文化的精髓,創造出適合我們這個時代的新思維和實踐方式,如此才能掌握根本,並在全球化的國際社會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有鑑於此,616執行團隊舉辦的第一場大型論壇,即以「華夏智慧的知與行」為題,從管理學的角度切入,邀請臺大哲學系教授杜保瑞及美國維吉尼亞大學達頓商學院講座教授陳明哲,為我們梳理中華文化的智慧,希望透過這場論壇帶給大家不同的觀點及視野,學習平日較少觸及的心法。

 

杜保瑞教授精研中國哲學,對中國各家思想都有深刻的了解。他以易經六爻為基礎,對應社會體制中的六個位階,包含新進人員、基層主管、基層資深人員、高階主管、最高領袖以及資深高級顧問,說明不同位階的角色命運,並導入墨家、儒家、莊子、道家、法家等各派學說,指出不同位階應有的應對進退之道。透過經典蘊藏的智慧,人們可以更了解人性、了解不同位階者的心態及行為模式,對小我而言,可以促使每個人找到安身立命的處世原則;就大我來看,則有助於組織治理,讓組織中每一位成員都能各安其位,提升組織的運作效能。

 

而以提出動態競爭、文化雙融聞名的陳明哲教授,雖然是以西方實證方法治學,但在他的思想及理論中,卻也處處可以見到中國傳統經典對他的影響。出國前曾長期師事國學大師愛新覺羅.毓鋆的陳明哲教授,國學素養深厚,至今仍然每天讀《中庸》。他自小在臺東成長,自認個性較「憨」,因此奉行《尚書》「精一執中」的概念,不求多,只專注於一件事。他相信每個人一生只要做好一件事,不斷淬鍊達到極致,就能獲得成功。因此他建議大家從中國文字「一字一義」的特色著手,找到一個自己最有感的字,深入鑽研並活用,練就出屬於自己的獨門絕招。為了讓大家能初步體會,他並現場分組,讓各組討論出最有感的那個字以及這個字與其他字的關連,上台報告,原本安靜的講堂剎時人聲鼎沸,大家認真拋出不同想法,好不熱鬧!

 

近代管理學說來自西方,重視系統性制度,與東方傳統以人為本的管理方式極為不同,因此現今東方企業在引進西方管理模式時,經常面臨水土不服的困境。湯明哲教授在綜合座談時指出,西方的管理建立在有效率的人力市場與有效率的資本市場之上,但這在東方並不存在,因為東方社會缺乏透明的資訊讓人力和資本市場有效運作,這對企業、特別是有意建立跨國事業的東方企業極為不利。李吉仁教授同意這樣的看法。他認為,制度的建立必定反映某種文化觀,但現代東方企業因為對自己的文化缺乏認識,無法真正建立一套適合自己的管理系統,影響所及,一般人不免懷疑,東方哲學思想是否真有可能融入現代管理制度,提升企業的管理和營運?

 

不容否認,中國經典指出許多從人心、人性出發的永恆準則,放諸四海皆宜,但要落實到實際的管理層面,還是必須透過制度的建立,才能擴散及普及。中國文化講求「異中求同,同中求異」,今天的論壇只是一個開端,下一步該如何實踐,有待後續持續的討論及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