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目錄
活動回顧
04/25玉山資誠科技論壇

 

 

資誠企管顧問(PwC)與台灣玉山科技協會合作,於4月25日下午台北東方文華酒店舉辦了一場探討全球製造新趨勢的科技論壇。論壇邀請到了來自德國的GerHard Nowak博士、來自美國PRTM顧問公司合夥人Scott Constance,以及資誠企管顧問的中國合夥人夷萍,來分享各國政府、企業目前如何因應產業變化,並提出他們對台灣的看法與建議。

 

 

 

 

 

 

一開始,Dr. Gerhard Nowak提到美國和德國的相似性,即傳統工業面臨轉型數位的困難。他認為面對這些問題,必須要讓數位工具在企業內生根,改變過去的企業文化,利用大數據和新的商業模式,擁抱不只是硬體上的改變。此外,人才的教育是根本,企業必須提供好的環境讓人才發揮,並且多角度地嘗試與其他企業合作。Dr. Gerhard Nowak舉出幾個德國的例子,企業利用4.0的新科技以維持競爭力,朝向大量及個人化生產的方向發展。供應鏈及生產工具的改變可以提升效率,在訂單上的彈性也更強,利用數位工具即時改變生產訂單,並進行產品生產、控制,例如Apple以及BMW的例子,B to B 和B to C皆有。而在決策上,則可以運用大數據作為輔助。每一個企業的需求都不同,因此開始數位化的部門也不同,先決定企業目標,再進行產業的升級。

 

 

 

 

Scott Constance則分析了美國目前的政策改變、潛在對台灣的影響,以及顧客意象。在美國新政府上任後,實際上政策的真正行動還不多,包括賦稅、基礎建設等等,只有國界的緊縮較為明顯,美國企業主對於新政策方向的看法十分分歧。選舉後美國的經濟並沒有迅速成長,全球經濟邁向一個成長趨緩的狀態,美國也不例外,產業的比例改變,例如製造業即從60%降至8%,而服務業與資本投資部門擴張。川普所提倡的美國製造與國境調整截至目前並沒有反映在產業上,但他仍提醒若擔心美國法律變化的潛在問題以及經濟的不確定性,最好先進行風險評估與考慮備案。事實上,台灣的出口對其他世界國家相較於對美國更快,若能賣東西給更多地方,對於整個產業與企業受到的影響都將會更小。

 

夷萍分享了中國製造業的現況與案例,近年來,與中國的經濟成長一樣,中國製造業的發展趨緩,成為當今的新常態。增長趨緩的環境導致收入減少,並凸顯了產能過度的問題,企業們飢渴地找新業務,而政府則推動供給測的改革,將多餘的產能改善。政策上進入中國製造2.5,為中國版本的工業4.0,而中國2025計畫則推動區域特殊發展分工。例如東部發展智能裝備,開闢高端智能園區,集合製造業的群體,利用政策輔助來吸引投資。接著他給出了幾個中國企業轉型的例子,如最著名的海爾,透過自動化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並滿足客戶的要求,利用新的業務模式,結合雲平台、智能物流,不單只是製造與販售產品,而是化身為整體服務提供商。華為則是以客戶為中心,創新管理的角度,培訓綜合人才以及艱苦奮鬥的團隊精神,在不打亂大的架構下,組織小組更快地滿足客戶的需求。針對台灣的情況,他提出過往保守的企業要更敢於嘗試,認清哪些是新的機會,增進台灣和大陸多方的合作,例如產業生態圈、共同科技研發等等,令雙方的優勢互補。

 

 

最後,由資誠的副董事長劉鏡清為大家做總結。他提到台灣不像中國及美國有母國市場支撐,必須走向全世界。他提供了各國工業4.0的不同面向,日本和德國傾向水平整合,利用科技串接供應鏈並訓練員工;美國則傾向顛覆式的創新,在銷售端掀起革命,例如NIKE的客製化;中國則擁抱數位變化,將勞力密集產業轉型至自動化,令流程成本減少。他認為隨著3D列印生產鏈的崛起,製造業會越來越走向少量多樣,但是打進高端市場仍然存在著獲利的機會。

 

 

邁向4.0的過程中,與員工取得共識十分重要,有良好溝通後才能開始進行培訓。改變過往的台灣傳統企業文化是痛苦的,整個轉型包含策略、科技、方式與人的問題。每家公司的方向不同,工業4.0不是目的而是方法,企業必須先思考清楚自身未來的走向,再利用工業4.0的達成目標、解決問題。

 

 

 

 

 

 

文字、攝影/吳宛柔